说起唐诗,我们会很自然而然的想起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张九龄等著名诗人,这些诗人全都生活在盛唐——也就是唐玄宗年间,这个时代的人们以写诗而感到自豪,唐朝以唐诗为代表的灿烂的盛唐文化使世界各国的国际友人都向往这个如梦似幻的古老国度。
缔造这一人间传奇的是唐朝历史上可以和唐太宗相提并论的明主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生命的前二十年是在祖母武则天的统治下度过的,由于武则天的高压统治,父亲李旦的生活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从小见识了政治上的刀光剑影的李隆基很早就有过人的胆识。
在他七岁那年的一次朝堂祭祀仪式上,当时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护卫,李隆基当时就怒目而视,大声道:“这里是我家的朝堂,关你什么事?竟然敢如此训斥我家的护卫。”武则天知道这件事情后,先是觉得十分惊讶,然后不仅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更加宠爱他。
青年时期的李隆基具有强大的洞察力,不仅把握时机在唐隆政变中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剿灭了韦氏集团,更是在先天政变中消灭了太平公主集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最终结束了自唐中宗时期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
唐玄宗短暂的先天时代很快就过去了,之后迎来的是最辉煌的开元时代。
由于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强势带来的政治动荡,唐玄宗对女性政治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一上台就有拨乱反正的志向的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先后起用姚崇、宋璟、张说、杜暹和张九龄等贤臣,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点,消除了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官场上的阴霾,使朝政一时间充满了朝气。这时候的唐玄宗虚怀纳谏,因此唐朝的政治变得特别清明,政局的稳定使唐朝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玄宗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首先是在政治上。唐玄宗采纳了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将京官中的贤能之人外调为都督刺史,以此培养行政经验,又选取都督、刺史中的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通过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又对科举制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减少了冗官现象。
其次是在军事上。唐玄宗接受了张说的建议,建立了雇佣兵,通过军事行动击败吐蕃、奚、契丹、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 收复了西域,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同时迫使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重新归附唐朝。
接着是在经济上。唐玄宗采取了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的手段,通过检田括户运动将查出的隐瞒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唐朝经济进一步繁荣。
然后是在法律上。以理、教、礼、政、刑、事六条为纲目编写了《唐六典》,使唐朝的行政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唐朝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律令制国家”。
最后是在文化上。在唐太宗、唐高宗两朝礼仪的基础上解决和协调对《礼记》经传认识的矛盾,制定了《大唐开元礼》,将唐代礼乐制度进行规范化,成为了影响后世和周围国家的重要文化象征。
与此同时,唐玄宗提倡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后妃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改变了武则天时期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最终在唐玄宗的努力下,唐朝的财政变得十分富有,而且全国的粮仓也都很充实,这样就导致了物价十分便宜。
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唐文化在唐朝初年就已经接近成熟,更是在唐玄宗年间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唐代文化体系庞大完整且有着难以达到的发展高度;二是唐代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三是唐代文化对普通民众开放。
唐朝文化的自信最终使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进入中国,其中天竺佛教文化最终被华夏文明所融合而成为中国本土文化。
而以李白为首的诗人用古体诗这种自由不羁的形式宣发自己以及这个时代的喜怒悲欢。唐诗的感染力以及在情感上的接近民众使唐朝这个诗的国度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了最鲜艳夺目的花朵。
另外,国家的稳定使茶叶生产在开元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饮茶之风也开始在唐朝盛行。
此时亚洲各国都有很多留学生来唐朝留学,其中最著名的是与李白结下深厚友谊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这一时期有不少外国人都在唐朝当官,唐朝也经常派遣出国的使臣、僧侣和商人,大大强化了中外交流。
而商业的发达和交通的多样化使唐朝的城市有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来自波斯、大食和其他国家的商人都来到了中国,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大都市经常能看到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人。
由于唐朝国门的敞开,各国的文化也在各个方面深深影响着唐朝。奶制品和葡萄酒成为了唐朝食谱上最常见的食物,胡服成为了唐朝人最常见的服装,少数民族最流行的羯鼓成为了唐玄宗喜爱的乐器,而金银器制作风格更是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最著名的唐朝的陶瓷更是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彩釉。
从此,唐朝在唐玄宗的治下达到了鼎盛,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使唐朝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甚至达到了8000万人。“开元盛世”成为了中华文明3500多年间最辉煌的盛世,首都长安因此成为了世界的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因此达到了顶峰。
然而,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当唐帝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巅峰时,盛世的面孔下隐藏着的是危机四伏。
由于土地兼并的日益激烈,大量农民不断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都濒于崩溃,再加上节度使统辖的军事力量的增强和国家正规军队军事力量的荒废,以及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走向昏庸的唐玄宗不断出现治国上的错误,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的结果导致了唐王朝出现了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对周边地区控制削弱的恶劣影响,这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并因此决定了中国在此之后一千多年的历史格局。
因此,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时期重要的分水岭。
唐玄宗在祖辈的基础上缔造了王朝极盛的荣耀岁月,他亲眼见证了繁华的长安城以及曾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气魄,却又不得不面对响彻华夏大地的安史叛军的厮杀声,而盛唐的梦幻最终成为了泡沫,只留下他孤独的背影。
我们有理由坚信,唐玄宗时代无疑是伟大的,但是唐玄宗本人却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人物。无论是“功大于过”还是“毁誉参半”都无法说尽唐玄宗这位帝王,而每当后世提起唐玄宗,最先联想到的始终都是“盛唐”和“开元盛世”,这或许就是历史之神给予他的最终的历史定位。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