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很残忍,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我从来不做这种事……”
1990年,大名鼎鼎的东北“少帅”张学良接受记者的采访,一向和气的张学良很少用这样犀利的词语批判一个人,唯独冯玉祥,让张学良深恶痛绝。
冯玉祥到底做了什么,惹得张学良如此厌恶?
冯玉祥和张学良的恩怨,要从一个张作霖的心腹爱将郭松龄说起。
郭松龄曾是东北讲武堂的老师,算是张学良的授业恩师,深得张作霖信任和倚重。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冯玉祥和吴佩孚联手,与张作霖大军在山海关激战数日,未分胜负。关键时刻,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直接断吴佩孚的后路。
吴佩孚怎么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在张作霖和冯玉祥的两面夹击之下,吴佩孚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冯玉祥和张作霖为入主北京城发生争斗,两个人都想要控制北洋政府,一直商量不出一个妥帖的结果。
最终,张作霖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成功入主北京,冯玉祥心中又急又气,憋着劲要给张作霖上一课。
就在这时,冯玉祥盯上张作霖的心腹爱将郭松龄。
张作霖非常信任郭松龄,将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都交给郭松龄指挥,郭松龄私下里和张学良的关系也很好,这支精锐部队说是郭松龄指挥,实际上是张作霖预备给儿子的一份遗产。
张作霖和日本人非常亲近,郭松龄非常看不惯他的这个行为,郭松龄内心还是一颗中国心,他支持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不愿看到中国人对日本人俯首称臣。
不过此时的郭松龄也只是心中不满,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对待张氏父子依旧十分忠心,直到冯玉祥的介入。
冯玉祥利用“夫人外交”,和郭松龄搭上了线,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两人都反对张作霖,有着共同的利益目的,很快就达成统一战线,签订密约。
为了拉拢郭松龄,冯玉祥也以在合约上写“反对亲日”、“不许卖国”等字眼,赢得郭松龄的好感。
郭松龄确实是个老实人,竟然相信了冯玉祥的这一套说辞,郭松龄和张作霖内斗的时候,冯玉祥见张作霖马上就要被干掉了,担心郭松龄入主东北荣登大宝就一脚踹掉自己,秘密联系苏联势力,问苏联借几个骑兵团,预备和郭松龄抢夺东北的地盘。
就在这时,张氏父子发动反攻,转败为胜,郭松龄发动的叛乱被张作霖平息,奉系再度占领华北。
到了这一刻,张学良才发现郭松龄的叛乱竟然是冯玉祥从中作梗,是冯玉祥挑拨郭松龄,导致自己师徒反目。
冯玉祥勾结苏联人的行为也违反他和郭松龄签订的密约,如此不重视诺言、不忠不仁之辈,张学良对他是厌恶至极,即便过去很多年,张学良内心依旧瞧不起冯玉祥。
#图文夏日征集令#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