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眉头紧锁地坐在书桌旁,手上的笔迟迟没落在纸上。

“我这几点困难要不要写上去呢?组织会注意到我的请求不?还是写吧,他们应该会帮忙的。”

陈景润的信件很快到达中央领导层,邓小平仔细看了信件。

“我刚刚看了陈景润的信件,他在信中写了三点请求,希望我们可以帮忙,吩咐下去,派人去处理陈景润的请求,一周之内解决。”邓小平对身边的警卫员说。

“收到,我这就吩咐下去。”警卫员推门走出去了。

为什么陈景润的请求可以得到邓小平的批示?陈景润的三点请求是什么?

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大家别急,还请往下看。

陈景润的数学贡献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为推动国家数学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景润的数学天赋和水平到底有多高?

从华罗庚对陈景润的欣赏和邓小平对陈景润的重视,可见一斑。

1954年,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两年后,年轻的他写出了数学论文《他利问题》,引发关注。

华罗庚对这篇论文极为赞赏,对身边的同事笑道:“这篇论文水平很高啊,我好多年没看到过这么好的论文了,论文作者陈景润是位数学人才,得找机会认识他才行。”

就这样,陈景润与华罗庚见面了。在华罗庚的引领下,陈景润的数学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景润忘我般投入到数学研究中,1966年,他再次发表论文,这次的论文让国内外数学家震惊,谁能想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出了名数学天才?

面对大家的质疑,陈景润证明了自己。

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刊登一篇文章,是关于 “1+2”问题的详细推导过程,向世人证明了中国数学家的水平。

尽管陈景润得到了很多赞誉,但这些赞誉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好处,直到得到邓小平的关注。

1975年,邓小平在北京考察高等院校,对着身边的院长说:“你们学校的数学建设水平怎么样?国家要想科学事业突飞猛进,数学研究水平可不能太低,你知道陈景润不,他是位难得的人才。”

“陈景润?他的论文又不能转为实际运用,看着就像个书呆子,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院长的回答引起了邓小平的不满:“你这就狭隘了,同志,数学研究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陈景润的成果对我们国家用处可大了。对于这种人才,我们要好好关注才行。”

在邓小平的重点关注下,胡耀邦去看望了陈景润,并给陈景润换了更方便的屋子,其他的关注被陈景润拒绝了。

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陈景润明白邓小平的意思,也感激邓小平对自己的点滴帮助。

陈景润的数学贡献,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很大鼓舞,也给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强心剂,数学水平提上来了,科学技术就跟得上。

从邓小平的言行举止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国内数学的重视、对数学人才的尊敬,数理化教育在小平同志心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为下文邓小平批示陈景润的三个请求做了铺垫。

邓小平重视陈景润的深意

1977年,邓小平在北京接见陈景润,两人进行了交谈,邓小平对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表示了关心。

邓小平再次用行动表达了他对科学人才的爱护,和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1978年,全国先进科学工作者奖状被颁发给陈景润,国家的肯定让陈景润十分开心。

陈景润和邓小平再次见面。

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景润同志,好久不见,恭喜你获得了奖状,以后请继续努力!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最近身体怎么样了?还犯气喘不?”

“感谢您的关心和组织的肯定,最近身体好多了。我今后一定为国家的数学事业做出更多贡献。”陈景润坚定地对邓小平说。

两人的交集逐渐增多。

1983年,住在北京研究所的陈景润刚完成数学工作,想起近来遇到的难题,舒展的眉头再次皱起。

“唉,没想到除了工作上的事,生活中也会出现困难,我这大脑竟不能转动了,要不写信和组织说说吧,看他们可不可以帮忙。”

陈景润缓缓下笔:

“敬爱的组织和领导:

您好!我是陈景润,最近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现向组织提出三点请求,希望得到答复。

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

第一,我的爱人是名护士,完婚后,爱人在武汉上班,照顾儿子陈由伟,我们分居两地,生活不易。

第二,我现在的房子已被大量的数学资料文献堆满,下脚地方不多了,对日常行动造成了不便,组织是否可以想个办法?

第三,我现在年纪大了,经常犯气喘,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而且身体有陈年疾病,影响了日常的研究工作,可否申请一位助手帮忙?”

陈景润的信很快到达了中央负责人手里,他的三点请求也被邓小平得知。

看着信件,邓小平立刻做出批示:“关于陈景润的三个请示,我们必须马上回应,调整工作地点、换房子、配置助手,看看是哪位同志负责的,马上落实好,一周之内解决,不能拖,不能怠慢这位科学功臣啊!”

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__1983年陈景润向组织提了三个请求,邓小平立刻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邓小平的果断批示,让陈景润抛开了生活的巨石,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数学天才陈景润的贡献,牢牢印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邓小平对陈景润的重视与关注,也同样让人动容。

尊重人才,重视数学,关注数理化教育,是邓小平永不放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