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3月,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太后幽禁冷宫,已经四天水米未进,她给父亲偷偷递去纸条询问将何去何从,谁知,却只收到一个字:死。

早已悲痛欲绝的阿鲁特氏见状,苦笑一声,随即自尽为同治帝殉葬。

慈禧听到阿鲁特氏的死讯,脸上毫无表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碍眼的玩意儿,倒是很识相。”

而众人并不为慈禧太后的态度所惊讶,毕竟,慈禧太后不喜欢这位儿媳妇,是众所周知的。

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

阿鲁特氏出身名门,父亲崇绮是清朝满蒙男子中唯一的状元,书法、诗文俱佳,受父亲的影响,阿鲁特氏也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据记载,阿鲁特氏读书能一目十行,书法也十分精湛,而且能够左手写大字,有一首诗曾经这样赞美阿鲁特氏:“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阿鲁特氏确实是位才貌双全的女子,也仿佛是为了皇室而生的,可她成为皇后,却是同治帝违背了慈禧的意愿而促成的。

1872年,已经十七岁的同治皇帝到了大婚的年纪,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开始着手为同治皇帝选妃。

首先,内务府着手从满蒙贵族中初选秀女,然后将几位优秀者推荐至两宫皇太后这里,再由两宫皇太后最后敲定谁当皇后,谁做嫔妃。

经过两个多月的初选,在对血统和品德以及容貌进行严格的考察 后,最后终于有四位女子有幸被推荐到两宫皇太后这里,她们分别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和前任副都统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

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_同治的皇后和慈禧

在这四位秀女中,慈禧最中意的皇后人选是富察氏,富察氏漂亮机灵,重要的是只有十四岁,这样的小小年纪,如果立为皇后,就不愁不听她慈禧的话了。

可慈安东太后却一眼就相中了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这不仅是因为阿鲁特氏举止端庄,而是因为阿鲁特氏已经十九岁,出身名门,淑静端庄,容德俱佳,慈安太后认定崇绮的女儿身为状元的女儿,深受父亲的影响,将来一定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两宫皇太后各有各的打算,选后一事出现了争执,可令慈禧没想到的是,同治帝却也执意选择了慈安皇太后所中意的阿鲁特氏。

慈禧反对立阿鲁特氏为皇后,理由很复杂,但是说到底还是因为她的内心很纠结,慈禧看到自己的儿子和慈安皇太后居然同时喜欢一个人,这么合拍,让她感觉特别不舒服,难道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别人做主吗?

此外,慈禧心中早已有心中的儿媳妇,这就是凤秀之女富察氏,富察氏嘴甜机灵,会逗慈禧开心,长相漂亮,是个美人胚子,让人一看就喜欢,比起书呆子一样的阿鲁特氏,慈禧明显更偏向于富察氏。

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同治的皇后和慈禧

可在选皇后这方面,慈禧终究没有说了算,只能眼睁睁看着同治帝迎娶了阿鲁特氏为中宫皇后,而慈禧喜欢的凤秀之女富察氏,不得不屈居人下,被封为“慧妃”。

这也为后来婆媳不和埋下了伏笔。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是同治皇帝大婚的日子,阿鲁特氏身穿华丽风袍,头戴珠宝凤冠,坐上了十六人抬的凤辇,离开了崇绮府邸。

崇绮携领家眷长跪在红色毯子上目送爱女入宫,他明白,自此父女不再是父女,而是皇后和臣子,纵有不舍和失落,却再也不能以父女之情来考量了。

帝后新婚后,阿鲁特氏举止端庄,性格娴静,文采横溢,曾经和同治皇帝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因为阿鲁特氏不会谄媚讨好慈禧,慈禧并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婆媳不和给同治帝的婚姻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见不得别人好的慈禧太后,看到儿子和儿媳如胶似漆,就将自己一肚子的怨恨都撒泄给了皇后阿鲁特氏。

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

婚后的同治皇帝仅在皇后的坤宁宫住了两天,就接到了慈禧的懿旨:

慧妃贤惠,虽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时时学习。帝毋辄至中宫,致妨政务。

慈禧的意思很明显,她命令同治帝要多宠幸慧妃,而作为皇后,应该多学习宫中礼仪,这番话虽然看似蛮横无理,但却让同治皇帝无法反驳,而阿鲁特氏也只能奉劝同治皇帝谨遵懿旨。

可心中再凄凉,人前也要时刻保持中宫风范,阿鲁特氏的气度,让她做到了这一点,依然每日早起给两宫皇太后请安,陪着慈禧太后看戏。

有一次,慈禧心情非常不错,于是召了戏班子来宫里演戏,并让人传话给各妃嫔一同观看,其中包括阿鲁特氏。

可台上桃红柳绿,卿卿我我,不免出现不堪入目的画面,慈禧看得正高兴时,却发现阿鲁特氏转头面壁,不愿观看,在看到一半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席了,只留下慧妃乖巧陪侍。

阿鲁特氏的举动令慈禧十分不悦,之后每次有戏班演出,阿鲁特氏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去,慈禧对之更加怨恨。

阿鲁特氏身边的宫女们眼见皇后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恶化,十分焦急,他们多次劝说皇后要学会讨好慈禧皇太后,可阿鲁特氏却回击道:“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

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

毕竟,只有通过大婚而册立的皇后才可以从大清门进入皇宫,对于没有经过大清门进入皇宫这件事来说,这可是慈禧皇太后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隐痛和心病。

阿鲁特氏的这些话传到慈禧太后那里,无疑是揭开了慈禧皇太后心中的伤疤,慈禧恨得咬牙切齿:“皇后不但不将太后放在眼中,甚至蔑视诋毁,着实该严加处置。”

同治帝反感母亲慈禧对他私生活的粗暴干涉,便采取了消极对抗的办法,在太监的怂恿下,偷跑出宫,游荡在前门八大胡同一带的青楼寻花问柳,而慈禧太后对此全然不知。

出宫久了,同治帝便难以自拔了,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放纵也种下了恶毒之果,不久,便染上了花柳病。

在同治帝病危时,皇后阿鲁特氏前来看望,同治悄声对皇后说道:“多忍耐些时光,将来总有出头之日”。同治帝言罢,两人抱头痛哭。

可不曾想,正在偷听的慈禧太后立即闯入了同治皇帝的寝室,大骂皇后:“好个狐媚子,又来勾引皇帝。”

阿鲁特氏见状丝毫没有惧色,辩解道:“我是乘凤辇从大清门迎娶进宫的中宫皇后,天下皆知,皇帝生病我前来看望,犯了什么罪?”

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_

阿鲁特氏再次说出自己是在大清门抬进来的中宫皇后,让慈禧再次恼羞成怒,她认为这是皇后阿鲁特氏在众人面前讽刺她的出身微贱,不禁勃然大怒,下令棍杖伺候,抓住皇后的头发,并用指甲划伤了阿鲁特氏的脸。

“额娘,使不得啊额娘!”病床上的同治皇帝眼见皇后受到凌辱,气极惧极之下,竟然昏厥过去,慈禧见状,这才饶了阿鲁特氏。

本来同治帝已经病入膏肓,经此惊讶,便愈发哀弱,已经朝不保夕,1875年1月12日下午6点左右,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治帝离开了人世,时年19岁。

同治帝去世了,阿鲁特氏最后的指望也没有了,此时的阿鲁特氏皇后早已怀有身孕,慈禧担心皇后阿鲁特氏一旦生下皇子并立为皇储,那样皇后阿鲁特氏就会被尊为皇太后,自己则成为太皇太后,就将失去朝政大权。

因此,为了继续当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立了咸丰皇帝的侄子,和同治同辈的醇亲王之子载湉为帝,是为光绪帝。

光绪帝既是同治的堂弟,又是同治的姨表弟,就这样,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只能是皇嫂,没有了当太后的资格。

_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慈禧太后以嗣皇帝的名义下了懿旨:

谕内阁:朕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皇后作配大行皇帝,懋著坤仪,著封为嘉顺皇后。

如此一来,阿鲁特氏从同治的皇帝变成了和新皇帝平辈的皇嫂,可处于皇嫂地位的阿鲁特氏,却深觉作为寡嫂不成体统,而且很尴尬。

同治皇帝在世时,阿鲁特氏尚且还有依靠和盼头,可如今同治已死,她成为新皇帝的寡嫂,这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呢?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阿鲁特氏明白,前路无光,已是绝望之地。可她矛盾却又犹豫,刚烈的性格让她不愿苟活在这冰冷的皇宫,可是自己尚且年轻,怎么甘心赴死呢?

某天,崇绮进宫看望女儿,此时的女儿正被慈禧太后幽禁冷宫,眼前女儿的处境不禁令他震颤:面容憔悴,痛不欲生,已经几天水米未进。

崇绮不曾想到,当日女儿风光嫁入皇宫,曾令多少人羡慕,可如今竟会这般悲惨。

_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

从阿鲁特氏的冷宫出来以后,崇绮上奏慈禧,请示如何安置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的问题,慈禧望着崇绮,冷冰冰说道:“皇后既然如此悲痛,那就随大行皇帝去了罢!”

百般痛苦的阿鲁特氏让人递了一张字条给崇绮,征询父亲自己究竟该怎么办,崇绮拿着女儿给的纸条,心中涌起巨大的悲痛,可如今慈禧太后全面掌权,碰上这种恶婆婆,女儿除了死,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崇绮颤抖着拿起毛笔,在写字条上写下了一个字:“死”。

看到父亲的纸条,阿鲁特氏突然平静了,于是仔细梳妆,穿戴整齐,她带着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孩子,吞金自尽。

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也就是同治帝去世后七十五天,饱经磨难的阿鲁特氏才吐出胸中的最后一口怨恨之气,含恨而终,年仅二十一岁。

_同治的皇后和慈禧_同治死了慈禧难过吗

婆媳关系是自古的难题,就连皇家也难以避免,阿鲁特氏皇后悲惨的结局在于摊上慈禧这个恶婆婆,而如今看来,她们婆媳之间不和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皇后阿鲁特氏在慈禧太后和同治帝之间不和睦的母子关系中,成了替罪羊而已。